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国-中亚青年交流营活动中,商学院陈静一、任卓然作为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奖项目的学生代表,与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内外高校的百余位青年学子、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交流学习。
6月12日上午,交流营开幕式在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举行。在中外高校优秀创新项目路演环节,来自中国和中亚高校的青年学子们分享了团队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绿色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我院陈静一、任卓然两位同学和团队带来的《菁城所至,茶油香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全链的乡土特色品牌打造者》项目作为代表项目参与路演。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菁城所至,茶油香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全链的乡土特色品牌打造者》
项目简介:项目从新质生产力各个角度切入,积极迎合农业科技的发展浪潮,创新应用基于供应链全流程的S2B2C新型商业模式,深度整合土特产资源和创新营销方式,助力实现中国福建茶油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动能。
交流营员心得
陈静一:
作为项目汇报人,我有幸与百余名中外青年学者共聚哈萨克斯坦,在这场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的盛会上,见证青春的能量如何跨越国界。站在国际舞台分享农业科技与绿色能源的实践时,我收获的不仅是掌声,更是一场认知的革新。这里不仅是展示成果的窗口,更是向世界学习的课堂:我们讲述“小茶油”项目的中国故事,更倾听中亚伙伴关于技术落地的宝贵经验。不同文化的思维在对话中激荡,让我突然明白:青年要破解发展难题,不能闭门造车,唯有以“敢闯”的姿态搭建桥梁,才能让创新的种子在交流中生根发芽。这趟跨越国界的创新之旅,不仅是项目的汇报,更是一场精神的启航——当中国青年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创新的火花终将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
任卓然:
从北语课桌到哈萨克斯坦国际舞台,小茶油项目承载着无数师长的托举之力。当在阿斯塔纳说出“菁城所至,茶油香来”时,这句化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誓言,正是我们一路前行的生动写照。站在世界讲台回望,我深怀对母校培育沃土的感恩,正是这片沃土赋予了我们破土而出、走向世界的底气与自信;展望未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中国青年正以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姿态,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讲述着属于新时代的精彩中国故事。我们更将秉持这份破石之诚,把中国乡村振兴的声音传得更远——因为精诚,所以无前!
本次交流营的成功举办,不仅成为展示商学院学子学科竞赛成就与创新实践活力的重要窗口,更为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青年间的理解和友谊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我院学生代表向国际同仁展示了源自学科竞赛的实践成果与前沿思维,以自身经历有力彰显商学院将高水平学科竞赛成果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成果。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交流进一步提升北京语言大学及商学院在国际教育交流中的活跃度与影响力。未来,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将继续以赛促学、以创育人,鼓励更多优秀学子携创新实践成果登上国际舞台、传播北语声音、贡献商科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