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商学院教师参加第三届中国金融学科年会

2025-09-25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5年9月13日至14日,第三届中国金融学科年会(2025)在北京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等单位承办,以 “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变革与创新”为核心主题,汇聚全国高校金融学科校(院)长、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者及中国工商银行等机构的业界代表共500余人,旨在共同探讨金融创新最新趋势、挑战与机遇,以及金融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凝聚思想合力。

     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院长宋晓玲教授、金融专硕项目负责人陈丹妮副教授和金融专硕办公室负责人金莹博士参加了本次年会。其中,宋晓玲教授受主办方邀请担任主题论坛“货币政策、金融开放与国际竞争力”的点评嘉宾。

       本届年会议程丰富紧凑,包括序幕论坛、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开幕论坛和6个主题论坛。序幕论坛于9月13日下午召开,分上下半场举行,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执行院长宋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何青主持。专家们围绕 “全球视野下金融科技变革与金融生态演变” 主题,从金融科技对金融业态的重塑、稳定币风险与监管、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等多个维度展开研讨,为后续学术交流奠定坚实基础。9月14日上午的开幕论坛中,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分别致辞,强调数字文明转型背景下金融科技对中国金融国际地位的关键作用,以及金融机构从 “资本为轴” 转向 “科技为轴” 的转型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讲席教授潘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等发表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变化、资本市场生态链重塑、金融科技创新实践等核心议题,为参会者带来前沿学术与业界洞见。

      本届年会的六场主题论坛于9月14日下午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与资本市场改革”、“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消费驱动增长”及“货币政策、金融开放与国际竞争力”等六大主题进行研讨。在“货币政策、金融开放与国际竞争力”主题论坛中,宋晓玲院长受邀担任点评嘉宾,从理论机制、研究方法和数据、政策启示等多维度对《银企股权网络视角下信贷扩张对企业成长与资源配置的影响》和《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在华国际资本行为》两篇论文进行了专业点评,得到论坛主持人及参会学者的高度认可。

       此外,年会还举行了第十二届 “黄达-蒙代尔” 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与《现代金融研究》年度最具影响力文章颁奖仪式,表彰在金融学科领域取得卓越研究成果的学者,为参会者搭建了学习优秀研究经验、拓展学术视野的平台。

      此次参会,对商学院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国内顶尖高校、金融机构的交流,有利于及时把握金融学科前沿研究方向,为商学院优化金融学科布局、凝练学科特色提供关键依据,也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重要支撑。未来,商学院将以此次参会为契机,持续推进金融学科与数字经济、跨境贸易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为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 “北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