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丨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

2025-09-23 浏览次数:
字号:[ ]

  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于 2001 年成立,凭借学校优越的语言环境和多元文化背景,致力于培养“专业领先、外语突出、面向国际、协调发展”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满足 “一带一路”对多语种经济管理人才以及人工智能对技术复合型人才的战略需求,在办学定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设计与优化,构建了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与体系。

学院概况

近年来,学院积极打造专业、外语、IT 多维复合的新商科办学特色,目前已发展为兼有经济管理多学科、中外学生同堂上课、融合国际惯例与国情的独立教学单位。学院以双语教学为特色,是国内最早开设双语教学的学院之一,授课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名校, 60% 以上具有海外经历,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练运用英文授课。学院开设金融学(数智金融)、经济学(数智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智商务)、会计学(数智会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字经济等本科专业,以及应用经济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会计、金融、国际商务数字经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

商学院构建了独特的外语+专业+数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经管学科为主体,突出中外融通与一专多能两大特色,实现语言与科技双重赋能。中外融通方面,借助学校 小联合国 的多语多文化环境,强化双语教学等,打造 “留学中国” 特色品牌,秉持“德行言语、敦睦天下”校训,作为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外交流中,传递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一专多能方面,面对大数据等技术对商科人才的影响,响应教育部建设四新学科的号召,新商科融合新文科与新工科特点,着力培养学科交叉、创新创造、一专多能型人才。

学院下设金融系、会计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管理系、经济系,同时设有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MPAcc中心、MF中心、MIB中心MDE中心以及商务培训中心,拥有多媒体金融实验室、经济金融统计与分析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ERP实验室、智能财经实验室和CSMAR、同花顺、万得数据库。

学院专任教师39人,博导2人,硕导35人,聘任10余名专家教授,近100名校外导师,博士化率近98%,其中高级职称占64%,中青年教师博士化率达 100%,学缘结构合理。教学团队中1名教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名教师获得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市师德标兵、学校教学名师和教学标兵等称号。近年来,教师出版专著40余部、教材30余部,在国际SSCI、SCI检索期刊、国内《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荣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顶,获得横向课题、社会捐赠等资金1000余万元,多篇资政报告获得批示。

学院建立了双导师制,拥有近百位校外导师,融合理论与实践。与国内知名金融机构等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多样化实习和就业机会。金融学专业开设拔尖人才实验班,学制 2 年,达到要求后将获得北京语言大学智能金融拔尖人才荣誉证书。在数据库与实验平台建设中,学院拥有金融计算与建模云实验平台、商务数据分析平台、大数据金融实训平台、区块链金融实训平台等,采用中国本土案例教学、沙盘演练等,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30%以上本科生参与“产学合作”及创新创业项目。

依托学校多元文化背景和国际化环境,学院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了多项国际学生交流学习项目,选派优秀学生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学习。学院办学特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未来国际商务精英谈判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殊荣。

学院已输送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人,就业质量高、前景广阔。特别是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优势凸显,复合背景和“一专多能”受到很多招聘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职于外交部、人社部等国家机关,以及工商银行、汇丰银行、中国人寿等企业,还进入腾讯、京东等民营企业。深造方面,部分同学考取清华、北大等国内高校硕士,也有同学凭借优异成绩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录取。


本科教育改革与成效

思政引领: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体系

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改革,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以及“语言+专业”能力的新商科人才。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规划,深度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方法等,全面强化教师对思政内容的学习与认同,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

为落实“思政引领”育人目标,学院还积极举办学生主讲课程思政案例大赛,通过这种创新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学院加强课堂、教材、网络的管理,强化规则教育与引导,落实领导听课与风险排查制度,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并处置可能出现的问题,全力维护纯净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障。


中外融通: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与数字化变革的时代要求,契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持续推进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鼓励跨学科融合创新,开设多门体现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全球治理等前沿领域的课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专业框架。在此基础上,学院注重将国际化元素深度融入专业建设,积极引入国际教材、建设全英文课程、推动国际化师资参与教学,不断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理解能力。

依托北京语言大学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学院以培养专业领先、外语突出、面向国际、协调发展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实现了由传统商科向新商科的转变”“由单一语言复合向多学科交叉复合的转变以及由国际化向国际惯例与中国国情有机融合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广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小班研讨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学院强化双语教学和中外融通,把国际通用惯例与中国特色实践紧密贯通,融入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将海外交流与全球胜任力训练纳入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一专多能:打造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通过学科体系的“数智化”转型和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打造新商科办学特色。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广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小班研讨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教师们结合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的最新发展,紧密联系国内外现实案例,强化课程的实践性与前沿性,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

商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校内实训中心、实验室等资源平台,系统组织各类模拟训练、案例分析、商业竞赛与项目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与此同时,学院与众多知名企事业单位和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实习、企业调研、社会实践、行业讲座、海外访学等多元化实习实践活动,通过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理念,为学生搭建多元实习实践平台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为支撑师生教研协同发展,学院拥有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一流学科团队、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等科研平台(机构、科研实验室)10个,以及集演示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实验中心,可容纳100个终端。其中,智能财经实验室分别配置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企业、产业、投资数据库,拥有MATLABSTATAEViewsPython等经济统计分析类工具软件;世伟金融实验室由归国华侨黄世伟先生捐资建立,内设与路透社终端联机的金融软件、wind数据库等,与校外教学科研资源实时连接。学院与校图书馆密切联系,在资源建设上及时对接专业书籍、期刊等资源要求,使得学院各专业文献资源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同时,学院主办国际、国内学术论坛、年度科研报告会、“经世”系列大讲堂、承办科研处主编讲坛等形式积极组织各类学术活动,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对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师进行激励,提高教师们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学生学术论坛,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近三年,学院学生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9篇。


学生学习体验

在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学院依托“小联合国”国际化办学优势,培养“专业领先、外语突出、面向国际、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通过双语授课的方式,中外学生同堂学习,营造了开放包容、思想多元交融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走进课堂,常常会感受到经济、管理、语言、信息科学深度融合,通过对多样化数据与经济案例的分析,同学们深入理解经济运行对社会的影响。老师不仅教授传统的经济学知识,更会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剖析当前经济形势,引导同学们跳出课本、联系现实,运用对比方法分析经济现象,从而形成具有全球性、发展性的宏观经济视野。商学院所有专业课程均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同学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外语应用能力,为应对日益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环节是商学院学习生活的一大亮点,学院定期组织企业参访,同学们能够走进安永华明事务所、腾讯等大型企业,沉浸式体验企业文化、拓宽职业视野,为未来就业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方向。

此外,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在活动策划方面展现出鲜明的特色,通过创办高质量的学术论坛、各类学术比赛以及各类文娱活动为学生搭建起学习交流、锻炼自我的平台。学院主办的“营领未来”营销大赛、商务精英挑战赛等,立足学生专业知识,汇聚经济金融领域专家老师,通过多维模型与具体案例结合,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互通。每年举办的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时光,为同学们展示才艺、增强体质提供了平台,使同学们能够学有所获、乐在其中,度过充实快乐的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