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数字经济,英文名称:Digital Economic,专业代码:020109T。
二、所属单位:商学院
三、学制:四年
四、教学对象
(一)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或学校组织的考试被录取的本专业本科生;
(二)被学校录取的国际学生。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北京语言大学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多元文化背景为依托,重视经济学与信息科学的学科交叉,实施数字经济、计算机与外语专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等数字经济基本方法,熟悉中国及全球数字经济运行与新趋势,特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运行规律和创新实践,能够胜任政府数字经济宏观管理和政策研究、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能力提升、公司数字化运营管理,具备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咨询、规划、设计、培训和科研工作,同时具有坚实外语基础、数字经济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方向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方向主要学习数字经济基本知识和数据处理和运用方法,学习经济学、计算机学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技能,掌握经济数据跟踪、统计、挖掘、分析、预测和运用技术,接受数字产业和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大数组统计管理和业务实训,夯实相应专业能力,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观,养成健全的职业人格和专业态度。
2. 掌握包括数字经济原理和应用在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晓经济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能够将实际经济现象转化为数字经济问题,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关于经济运行规律和解决相关应用场景问题的科学结论。
3. 具备数据采集、跟踪、统计、挖掘、建模、分析、预测、检验及数字化运营方案设计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4. 具备经济数据操作和计算技能,熟练使用专业统计软件、大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具有AI学习设计、编程能力和算法思维,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结果展示,对经济模型进行模拟研究。
5. 精通外语,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各项数字经济业务操作、管理,对外进行各项业务交流等;
6. 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一)准予毕业课程学分:141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1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外语必修课24学分,专业必修课48学分,专业选修课26学分;
(二)课程总学时:2468学时;
(三)教学总周数:121周;
(四)毕业论文(设计):7周,4学分;
(五)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5月底。
七、专业核心课程
微积分(Calculus)、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s)、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 Statistics)、统计学(Statistics)、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ics)、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Gam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数字经济概论(Digital Economy)。
八、主要实践环节及时间安排
(一)军事技能,2学分,由学校统一安排;
(二)专业实习,2学分,第三至七学期(累计不少于8周);
(三)毕业设计(论文),4学分,第七学期末到第八学期5月底;
(四)社会实践,2学分,第三至七学期(累计不少于4周)。
九、毕业要求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达到以下要求:
(一)遵守学校纪律,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合格;
(二)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绩,获得符合毕业要求的课程总学分;
(三)完成毕业论文,参加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经所在学院教学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审核鉴定、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准予毕业。
十、授予证书及学位
见《北京语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十一、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